不會摸魚,怎麼抓大魚?


過去的工廠搬運需仰賴人力,於是有人想到在一塊木板上裝上輪子,發明了手推車,然而手推車還是頗為費力,於是又有人想到將引擎裝到推車上,發明了拖運車,然而拖運車還是頗為費時,於是又有人發明了自動輸送帶,從此工廠的產能及效率大幅提升。

其實,在職場上最具有影響人的人,都是這些擅於為自己、為他人,找到摸魚好方法的人,一般人習慣用加法作事,靠拼命工作來提升績效,懂摸魚的人習慣用乘法思考,簡化工作、讓事情變得更簡單,因此想要在職場上成為「抓大魚」的人,要先思考如何「摸魚」。

人類經濟文明的演進至今,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知識經濟、網路經濟。

過去農工經濟時代,勤奮是創造績效的最好方法。

到了知識經濟時代,腦袋才是最重要的工具,要學會簡化工作,為自己摸魚。

到了網路經濟時代,資訊多到讓人們看不完,要學會簡單資訊,為別人摸魚。


簡化-幫自己摸魚


好文章,要將複雜的想法簡化,傳遞給讀者。

好老師,要將複雜的學問簡化,傳授給學生。

好專業,要將複雜的難題簡化,傳達給客戶。

簡化的習慣,不但能幫助自己整理所有的資源及想法,還能去蕪存菁,丟掉用不到的東西,留下最有用的部份,如此方能一勞永逸,達到摸魚的目的。

簡化的過程通常包含了資料、資訊、知識、智慧。能被儲存下來的客觀事實是「資料」,在分類歸檔後能反應現況的就是「資訊」,系統化後能在未來被運用的就是「知識」,再經過融會貫通後能創造價值的就是「智慧」。

換言之,所有能夠創造價值的人,都一定歷經過這幾個簡化及聚焦的過程,並養成了化繁為簡的好習慣。

簡單-幫別人摸魚

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一天滑手機及上網所接收的資訊,可能比起古人多上數倍,在網路經濟的時代,資訊多到讓人看不完,看完了也記不住,記住了也不一定能產生影響力。

世界愈複雜,人們就愈渴望看到簡單的東西,無論是一篇文章,一段演講還是一項商品,都至少必須經過這三個考驗,東西能被看見嗎?東西能被記住嗎?東西能打動人心嗎?而這所有的挑戰,其實往往就是取決於我們的東西是否清晰而簡單。

每個人的注意力及時間都是相當寶貴的,如果東西太複雜,就難以在他人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如果希望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拿給別人的東西,就應該愈簡單明瞭愈好,別再把複雜不清楚的東西,一股腦的丟給別人了。

簡約-幫情緒摸魚

無論是幫自己摸魚(簡化),還是幫別人摸魚(簡單),都一定需要一個好的思緒空間,因此,就一定要學會簡約自己的情緒,盡可能創造一個乾淨的情緒狀態。

想想當我們在生氣、難過、憂鬱時,我們的腦袋往往就會流於一個負面思考的情緒中,此時我們的情緒就會緊繃、傷神又勞心,而且還會讓我們失去正常的思考力。

情緒是一種成本,因此無論是與人爭執、聽人發牢騷,或是自己鑽牛角尖自尋煩惱,其實都是在耗損我們的情緒成本,如果想要當一個有效率又懂摸魚的人,最該斤斤計較的,就是情緒成本。

無論在職場還是社會上,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負面能量的人與事,我們或許該適度的武裝自己,如此這些人才會對我們敬而遠之,然而更多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一些幽默感及迴避的習慣,化解不必要的麻煩,不要在耗損自己的人事物上,花掉太多的力氣。

當在戰場上有暗箭射向自己時,兵與將,有什麼差別?

為兵者,找到射箭者,衝過去一決生死,下場往往是戰死沙場。

為將者,擋掉這些箭,繼續朝目標前進,這才有機會揚名立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