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力 = 創新力 + 創價力

常聽人說,台灣的年輕人創新人才眾多,為何台灣卻鮮少具創新力的事業存在?

事實上創業的成功與否,光有創意是不夠的,在進入了網路時代後,創業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兩個核心能力,第一個為創新力,第二個為創價力。




創新力

創新力一般是指新技術、新創意或是新商業模型的發想。經濟學家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認為創新就是將原始的生產要素重組,以求提高效率或是降低成本的經濟過程,而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認為創新是針對顧客所設計出來的一種嶄新產品或服務,也就是說從生產端、研發端到顧客端都可以是創新的標的所在。

1980年代SONY創辦人盛田昭夫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看見自己的伙伴背著一台厚重的收錄音機,並插上耳機享受著音樂,於是他發現人們原來有將音樂帶著走的渴望,之後他將收錄音機縮小後,與耳機作了一個巧妙的結合,創造了隨身聽(Walkmen)這個劃時代的新產品,這就是一種從顧客端發現需求,再轉化為研發端及生產端的經典創新。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單單僅有創新的發想並不能為我們帶來創業的成功,最重要的還是必須具有執行力及市場,能夠將之轉換成為商業價值,而這個能力,就是所謂的創價力。


創價力

創價力即為價值創造力,主要是指執行力、市場及資源的整合力,可以說創價力就是將原先萌牙的新概念,轉化成為具商業價值的能力,相當於是創業基底模型的實現。創業是一個資源整合及不斷學習的過程,資金、人才到市場缺一不可,好點子不能為我們創造財富,惟有將之成型方能讓我們致富。

如果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的作者羅琳(J. K. Rowling),當初未將她腦海中充滿創意的奇幻故事寫成文字,再將這些文字投稿到出版社,那麼就不會有這部全世界最賣座的小說問世。

創業亦是如此,空有創新力並沒有辦法成就創業,重要的是能夠實現這些創意的創價力,而非單單讓創意停留在構想階段,創新的最終目的就是創造市場價值。

創業力 = 創新力 + 創價力


台灣由於資訊的多元開放,年輕人普遍擁有不錯的多元創意,然而卻受限於資源及市場,最後往往難以轉化為成功的創業力,加上台灣的創投普遍偏好投資相對穩健的成熟產業,創新事業不易獲得資金的挹注,使得台灣的創新人才缺乏舞台,這是屬於創價力的不足。

反觀中國大陸過去由於政治、文化及資訊的相對封閉,使得人力市場類型缺乏多元性,也就相對缺乏創新力。然而這卻使得中國大陸人才不但較具專注力及執行力,加上擁有龐大市場的支撐,因此擁有極強悍的創價實力。

台灣的產業創新力有餘、創價力卻嚴重不足,這不但使得新創事業難以成功,更可能導致創新人才的外流。一個想要改變世界的產品或服務,一定要同時具有創新力及創價力,惟有建構並提升良好的創價環境,台灣的創新人才方有用武之地,台灣的創新企業方能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