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名次綁架了!比第二不如比第一

前陣子參訪了一家頗具文化及教育意涵的傳統產業觀光工廠。

當時只有一個約莫30人的小學班級來參訪,分成三組後,就分別帶開導覽各個不同生產環節的講解及示範。

對於這個世代的孩子而言,這種傳統工藝的生產流程,雖然沒見過還算新鮮,但再怎麼樣也比不上現在的手機平板來得生動有趣,因此孩子們的情緒並不怎麼高昂,有點像是上班族來出差的感覺。

為了鼓勵孩子們多多參與及發問,主辦單位在參訪的過程中也加入了一些簡單的有獎徵答,希望孩子們能夠舉手搶答,進行比賽排名後,送些小禮物給孩子們當作獎勵。

「剛剛師傅示範的動作叫什麼?我數1、2、3,比第一個舉手的搶答唷!」其中一位10人一組的導覽員開始帶動他的有獎徵答,比看誰能拿第一。

我瞄了一下,約有兩三位小朋友舉手捧場,參與這個「比第一」的搶答,但卻也顯得有些意興闌珊,顯然孩子們對於這個搶答的活動,以及自己的排名如何,根本就興趣不大。

不比第一,比第二?

當中卻有其中一組的互動氣氛吸引了我,遠遠就聽見孩子們嘻嘻哈哈大聲笑鬧著,顯得好不熱鬧。

這一組的導覽員是位活潑漂亮的年輕女孩,我發現她所採用的問答方式,似乎跟過去我的認知有些不同。

「剛剛師傅示範的動作叫什麼?我數1、2、3,比第二個舉手的搶答唷!」她帶著爽朗的笑容,大聲問著小朋友們。

「比第二?」小朋友們瞪大了眼面面相覷,滿臉是狐疑的表情,人家都嘛是比第一,這位姊姊是犯傻了嗎?比第二是哪招啊?

因為對這個「比第二」有些好奇,於是願意舉手的小朋友多了些,約莫有六七位,而這位導覽員姊姊也真的有認真在看,到底誰才是第二個舉手的人。雖然小朋友的答案一樣是七零八落,但這個「搶第二」的活動,顯然是燃起了小朋友搶答的興致。

要搶第一個舉手,只要夠積極夠快即可,但搶第二名舉手還真沒那麼容易,需盯著旁邊的同學,敵不動我不動,敵欲動我要第二個動。

後來小朋友們又發現,看到別人舉手再舉還是太慢,於是又變成自己要抓大概時間就得搶舉手,小朋友們不但要聚精會神的抓Timing,還要瞪大眼的當裁判,仔細觀察到底誰才是第二名。

這個莫名其妙的「比第二」搶答,竟然反而激起了孩子們參與的熱情及興趣….

別被名次給綁架了

可以看出,這個「比第二」的搶答只是這位女孩的突發奇想,並非是觀光工廠的SOP,且平心而論,「比第二」的搶答方式,也不適用於絕大多數的年齡層,更不是每位導覽主持,都有這樣的魅力及反應力可以帶動玩,但在當下卻出乎意料的有趣,吸引小朋友們高度的參與熱情。

「比第二」的搶答,不搶先,不搶快,少了些比較,多了些隨意,卻反而更能讓小朋友們單純的參與、觀察及思考,讓這些早已習慣被排名的小朋友們,暫時不用再去比搶前面的名次,反而玩開笑開了,小朋友一堆千奇百怪的答案及創意,就在這種輕鬆的氣氛下展現了出來。

Google的執行董事長施密特(Eric Schmidt)曾說:「若你專注在競爭者上,你永遠無法做出真正創新的東西。If you focus on your competition, you will never deliver anything truly innovative.

分數及名次就像一個框架,把所有人框在一起,用同一個標準來評分,同時卻扼殺了不少的可能。

想想過去我們周遭充斥了太多的名次及比較了,學校考試要分數及排名,職場要KPI及職等頭銜,讓我們不知覺的將重心放在與他人的比較上,少了些單純的樂趣。或許有的時候轉個彎,更純粹的去參與某些有趣的活動,反而更能樂在其中,學習效果及績效可能也更好,玩出些新花樣。

小心,別讓自己的思考及前進方向,老是被名次給綁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