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破社子島千年的黑暗,先打破群體迷思

photo credit: Ken Marshall@flickr, CC BY 2.0
社子島因為一場天災「葛樂禮颱風」,於1970年的大台北防洪計畫中被劃為滯洪區,禁建、禁開發、禁商業發展,從此被打入黑暗近一個世代。

2016年2月28日,台北市長柯文哲為社子島開發案,提出了「運河社子島」、「生態社子島」、「咱的社子島」及「不開發」四個方案,讓1萬4千多名的在地居民,以及所有的台北市民在I-Voting的平台上投票。

本次I-Voting共有5091位的社子島居民參與投票,投票率35.16%,獲得最多支持的方案為「生態社子島」,有59.59%的支持率,支持「不開發」的居民有617票佔12.12%。另有2168位非社子島居民的台北市民參與I-Voting投票,其中支持「生態社子島」的有1350票佔62.27%。

本次的I-Voting整體而言,參與投票的市民無論是否為社子島居民,多數較偏好「生態社子島」的開發方向,約佔所有投票者的60%。


社子島居民台北市民
運河社子島82516.21%52324.12%
生態社子島3,03259.56%1,35062.27%
咱的社子島61712.12%1436.60%
不開發61712.12%1527.01%
總投票數50912,168

政策利害關係人

公共政策的擬定與實施,勢必會影響到部份的民眾,有人可能因此受益,亦有人可能因此權益受害,這些人可被泛稱為政策的利害關係人。利害關係人對於政策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不但可能影響到政策的擬定,亦可能影響到政策最後的呈現,因此當利害關係人的意見有所衝突時,所有人都滿意的方案就不可能存在。

社子島因為特殊的歷史背景,禁建、禁開發、禁商業發展,於是有人選擇放棄這塊土地另覓他鄉,有人接受這份無奈,有外地人因為居住成本低而選擇遷入,也有人反而喜歡這塊土地的風情,亦有人大興違章廠房賺取租金報酬,而更多人則是期待能有真正兼顧在地與開發的一天。

因為這些經濟因素、人文因素、情感因素、居住正義,再加上部份投資者的進駐,早就讓這塊土地的利害結構,複雜到不可能找到一個所有人都滿意的方案,形成了公經濟與私經濟衝突的現象。

較有機會被執行的政策,往往不能滿足全部人的期待,而能夠餵飽所有人胃口的高密度方案,卻在環評、市政預算的限制下根本難以實現,讓社子島成了時時被討論,卻又年年被遺忘的地區。

利害關係人的複雜及多元性,是一個難以被忽視的問題。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理想的藍圖,然而都市發展的目的在於創造多數人的公共利益,同時不能罔顧少數人的權益,但如果每個人都只看見自己的私利,就不可能有取得共識的一天。

打破群體迷思

公共政策的群體決策是一個難題,人們本來就有物以類聚的天性,再加上一個群體經歷了形成、衝突及規範後,部份個人的意見就容易被隱藏,也有可能只剩下說話最大聲的人,產生了群體迷思及群體無效率的現象。對於一個地區的決策而言,這並非我們所樂見。

過去開發案的失敗,往往將原罪歸咎於市政團隊,事實上,部份在地利害關係人的無共識及反對,亦是開發案難以順利執行的主因。

要打破這種群體迷思的現象,就需要進行政策的行銷及對話,擴大公民參與機制,並為在地居民的意向做統計。這些都有利於整合利害關係人的意見,減少毫無根據的口舌之爭及衝突,呈現更趨完整的規劃藍圖。

社子島的I-Voting不能說是完美無瑕,也不能一次解決所有的問題,但卻是在複雜多元的群體結構下,開啟了一個公民參與的空間,有助於理出頭緒,也能提供所有的利害關係人一個參考方向,避免眾人的心聲被少數強勢的聲音所淹沒。

資源有限,人的慾望卻是無窮,沒有絕對最好的方案,只有相對較合適的方向。在重視生態及水土保持的大前提下,顧及弱勢權益,從優補償合理開發,應該是目前阻力較小,也最符合公共利益的方向。

要打破社子島千年的黑暗,就要從打破群體的迷思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