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 vs 愛因斯坦:學習是為了忘記,只重其意不重其招 ~ 貴人多忘事

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曾臨危授課,將太極的武學精要傳授給了張無忌。張三丰說:「只重其意、不重其招,你忘記所有招式,就練成了。」

有一次在學校分享了這電影片段給同學,我說:「這個時代最好用的競爭力,其實就是張三丰所言的,重其意,不重其招,學校教的東西只能作參考,能忘掉課本框架你才派的上用場,所以走出校園後,記得把學校教的東西還給老師。」

同學們一臉狐疑說:「這是在說什麼鬼啊,那是武俠小說,豈能跟現實世界混為一談,這不科學啊?」

科學?愛因斯坦夠科學了吧?愛因斯坦曾說:「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都忘光之後,剩下的東西。」

是吧!武學泰斗張三丰,科學巨擘愛因斯坦,有沒有一種英雄所見略同的感覺?


貴人要多忘事


有一次,參加了一場招標活動,參加者主要是一些相關行業的廠商及來賓,不少人的簡報裡花了相當大的篇幅,複製貼上了一堆標準又專業的文獻資料,之後還很認真的作了個SWOT分析,找到了些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套了進去。

但多數的簡報看起來其實都大同小異長的很像,而觀眾不是根本沒在看,就是對這些簡報根本無感。因為,太制式、太標準了,要找碴沒得找碴,要找賣點,還真沒賣點。而這個,不就是我們在學校報告時所學的標準SOP嗎?

在學校用來評估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得看分數,而想要拿高分,要嘛很會背,要嘛很會套公式解題,背的是別人知道的東西,套的是別人發明的公式,但這些技巧在離開了學校之後,不但不一定有用,還可能框限了思考的彈性。

為什麼貴人多忘事?因為能創造價值的貴人,其實腦袋記不太住標準的框架,他們將腦袋拿來運轉有價值的事物上,所以貴人多忘事,但忘的是無關緊要的事,將有限的精神聚焦在重要的事情上。

為什麼要唸書?為了忘記呀!

有位同學卻說:「既然在學校所學,最後都是要忘記,那我唸書幹什麼?」

為了要忘記啊!

畫家畢卡索曾說:「要先弄懂規則,你才能知道如何打破規則。」因為如果不多看一些東西來去蕪存菁,那麼會連腦袋的篩選機制都用不上,參考他人的東西是最快進步的方法,但不要侷限在他人制訂的遊戲規則裡,只留下有用的,化為自己的血肉。

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課本上有的,Google找的到的東西,都不容易成為獨家競爭力。所以不要太用功,花太多的時間在記憶標準答案,背那些註定要忘掉的東西。過去我們說書到用時方恨少,但現在是網路經濟的時代,其實書要用時找的到就好。

數位時代的專業,不是把課本都背起來,而是遇到問題時,知道要去哪裡找答案。為什麼要唸書?為了要忘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