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Apple & 賈伯斯 (Steve Jobs)

Steve Jobs出生於1955年的美國舊金山,在他出生不久後,母親就將他送到一對美國夫妻家中領養,這對夫婦對於Steve Jobs的教育是相當開明的,他們讓Steve Jobs能夠自由自在隨自己的興趣去感受這個世界,兒時的Steve Jobs十分的早熟,在無拘無束的教育環境下,他很快就有了機會接觸到科技工藝。

在Steve Jobs五歲時,他最喜歡跟著父親到家中的車庫中,去組裝及拆解一些東西,Steve Jobs發現,原來世間萬物所有的東西都是人為的,只要能看穿其中的關係,所有的問題都不再難解,只要能夠透過學習與觀察,所有的現象都可以獲得解釋。

在上小學的時候,Steve Jobs就顯得極為獨立,但他並不是一個乖小孩,他總喜歡在課堂中搗蛋,並常和老師唱反調,也經常被老師趕出教室。之後他們的級任導師注意到了他的天分,於是就出了一些不易解開的數學習題,並和Steve Jobs進行一些協議,只要他能夠解開這些題目,就可以獲得一些糖果及五塊美金的獎勵,最後Steve Jobs很順利完成了這項挑戰。然而Steve Jobs所獲得並不單單只是這些糖果及零錢,最重要的是在解題的過程,他學會了如何去學習並思考,如何面對挑戰並完成。

在Steve Jobs十七歲的那年進入了大學,但是在念了六個月後,他發現自己根本完全不想坐在這個教室中,他不但不清楚念大學對自己有什麼幫助,且為了讓他念大學,幾乎花光他父母所有的積蓄,於是Steve Jobs決定休學放棄了大學的教育。然而他並未放棄學習,在休學後,他從此沒有坐在固定教室裡的義務,他可以把所有時間都拿去旁聽自己真正有興趣的課,沒有錢就靠著回收空罐的退費來過活。後來他上了一堂書寫課,學到了一些字母組合的藝術,並深深為之著迷,也在心中打下了一些藝術創作的基礎。

1976,Steve Jobs說服了他的朋友,來組裝一些機器後再試著拿去推銷,漸漸的Steve Jobs與他的伙伴們愈來愈愛這些科技的新玩意,於是他們就在Steve Jobs家中的車庫裡,正式的埋下了創業的種子,成立了一家公司,公司的名稱便是以Steve Jobs最愛的水果為名, Apple電腦公司!

創業初期的Steve Jobs立刻就注意到個人電腦擁有的龐大商機,並企圖去研發及推廣這個輕巧又強大的玩意,他將過去在學校學到的文字藝術概念融入了電腦的設計中,追求著簡約、便利及有設計感的電腦語言,隨著Steve Jobs的創意及衝勁,Apple電腦很快的就步上了軌道,從原先兩個人的車庫公司,變成價值20億美元的四千人公司,成為科技業中最讓人驚豔的新星。

在這個最美好的時刻,Steve Jobs卻面臨了創業路上最尷尬的局面,他請來了一個人作為Apple公司的CEO,結果這個CEO最後在董事會一致的支持下,成為了Apple的新當權者,Steve Jobs卻被迫趕出了這個他一手創辦的Apple,狼狽的離開了。


被趕出Apple著實讓Steve Jobs深受打擊,然而Steve Jobs並沒有消沉太久,他立刻又決定了第二次的創業,他創辦了一家名為NeXT的科技公司,再開一家叫作Pixar的動畫製作公司,後來Steve Jobs以Pixar的動畫技術為基礎,推出一部充滿創意及趣味的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Toy Story),這部電影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好評,讓Steve Jobs又重新成為聚光燈的焦點。

後來Pixar被Disney收購,Steve Jobs成為Disney最大的個人股東,而NeXT則又被他一手創辦的Apple收購,於是Steve Jobs又奇妙的回到了Apple公司,當時失去Steve Jobs的Apple已經經營不善汲汲可危,面臨著可能倒閉的困境,於是Steve Jobs接下了Apple的CEO職務,重新開始為Apple掌舵。

隨著Steve Jobs卓越的經營手腕下,Apple竟然又再次起死回生了,先後發明了iPod、iPhone、iPad等劃時代的智慧型裝置,改變了消費者的娛樂及生活習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Apple奇蹟,更讓Apple這個Logo成為全世界人們最愛的品牌。有人說歷史中出現了三顆對人類影響重大的蘋果,第一顆誘惑了夏娃,第二顆砸醒了牛頓,第三顆被Steve Jobs創造出來改變了世界。

Steve Jobs說過:「不要讓他人的意見淹沒了自己內心的聲音,要擁有追求自己內心直覺的勇氣,求知若飢、虛心若愚」,就能不斷的自我突破,創造奇蹟。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創新=借用與連結
★你想要花費你的餘生在賣糖水,還是想要有一個改變世界的機會?
★當海盜比加入海軍更加的有趣。
★質重於量,你打一支全壘打比兩支二壘安打好多了。
★時間有限,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陰影裡;不要被教條所惑,盲從教條等於活在別人的思考中;不要讓他人的噪音壓過自己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