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賽局理論」

  賽局理論是一種策略性思考,在一個複雜的大環境中,企業往往必須在多元資訊的情況下面對選擇,並試著從中找出自己的最適選擇,當賽局中所有的成員都作完選擇時,就是一個賽局均衡。

  世界各國在司法界面對犯人時,都發展出一套「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慣例,其實就是一種賽局理論的應用。最著名的賽局是莫過於1950年由Merrill Flood及Melvin Dresher所提出的囚犯的困境,當時警方逮補了兩名嫌疑犯,然而卻缺乏足夠的證據讓兩人伏法,於是警方將兩名犯人區隔開來單獨問訊,並向雙方提供了一套自首認罪的「賽局」條件。


  若其中一人認罪並作證指控另一人,另一人仍不認罪,此時指控者將成為污點證人並立刻被釋放,另一人則需面臨九年的刑求。

  如果兩人同時都認罪,因罪證充足,兩人都需面臨五年的刑求。

  如果兩人同時不認罪,因罪證不足,兩人僅需面臨一年的羈押。

  對兩名犯人而言,如果能夠串供溝通,同時不認罪將是最佳的結果,兩人僅需各面對一年的羈押,然而由於兩人已被區隔開來,因此僅能分別去考量自身的利益,最後會發現無論對方如何選擇,認罪都是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因此這個賽局最後的均衡解兩人都會選擇認罪,這便是賽局理論的有趣之處。

  事實上,企業在發展上也常常要面對動態不確定性的賽局決策。

  若說Apple的智慧型系統是個獨善其身的天才,那麼Google的Android系統,就是個兼善天下的通才了。2005年,Google收購了Android系統,成為麾下行動裝置之作業系統後,就開始著手於拉攏其他的的電信商、製造商及軟體開發商,成立了一個Android聯盟,Google不但提供了這個平台,更開放讓聯盟成員可以大展身手在這個作業系統上置入各家不同且多元的設計元素,因此就誔生了華麗的HTC Sense,實用的Samsung touchwiz,甚至每一個App的創作者都能設計出不同的創新花樣,讓Android成為一個最多元化的作業系統。

  當時Google Android的誔生,事實上等於是正式宣告與Apple的決裂,因為Android的誔生,等於是一腳踏進了Apple智慧型手機的領域,對於Google而言,當時所面對的一個大環境,呈現的便是一個「賽局」。

  如果Google不創造Android,Apple仍然是Google的好朋友,仍然會持續使用Google的搜尋引擎,但是Google就必須捨棄Android所可能帶來的經濟產值。如果Google創造了Android,Apple將有很大的機會變成Google的敵人,損失了全世界最大的盟友,而Android最後的成敗與否事實上是一個未知數。

  最後,Google選擇了創造Android,以事後諸葛來看,Google無疑成為這個賽局中最大的贏家,Android一舉成為全世界市佔率最大的作業系統,獲得了龐大的利潤及戰略盟友,而Apple在衡量了得失利益後,仍然願意繼續在某些領域中與Google合作。賽局理論就是如此,我們並無法完全去控制未來的發展,有時候,直覺及冒險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