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精神分析」

Sigmund Freud所提出的精神分析引論,主要在說明人們的欲望、幻想、情感等精神活動會在不同的意識層次中出現,又可分為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

1、 意識:

人們自己能夠察覺及自覺的心理意識,人們依賴著這些意識來感知並理性回應外界。

2、 前意識:

指人們能夠依賴回憶所取得的心理意識,平常這些前意識並不會時時刻刻出現在人們心中,卻能夠被人們所憶及。

3、 潛意識:

指人們最深層的心理意識,通常是受到壓抑而無法自覺的,然而潛意識卻往往驅使著人們所有的本能及慾望,並支配著人們心理的動機及行為。

之後Sigmund Freud又進一步完善了自己的精神分析理論,除了意識、前意識及潛意識外,他又將人格心理結構中分為本我、自我及超我,三者如能協調良好即為人格健全者,如果產生矛盾及衝突將可能導致心理異常,因此人們都有心理防禦機制來減緩過度心理衝突的產生。

1、 本我:

人格結構中最基本的層次,類似於潛意識的概念,為人們最原始的本能、欲望及衝動等。之後Sigmund Freud又將之細分為生存本能及死亡本能。

2、 自我:

從本我中萃取出來的一種自我控管人格結構,指人們會透過社會及周遭環境的情況來進行自我調節,並依賴一種較為理性及現實的方針來行動。

3、 超我:

為人格結構中的最高層次,指即使在無人監督下,仍能夠依道德及自我批判來進行行動,也可以說是一種對於是非對錯的核心價值觀,足以壓抑本能的衝動及欲望。

此外,Sigmund Freud往往採用三種方法來為人們解開心結。

1、 自由聯想(Free Asscociation):

所有浮現在腦中的東西都是有其因果關係的,藉由這種盡可能回憶過去的自由聯想方式,來找到心理的癥結點。

2、 解夢(Dream Interpretation):

人們被壓抑的潛意識往往會以象徵性的方式出現在人們的夢中,夢境是由顯夢及隱夢所組成,前者以表面形式呈現,後者則指被扭曲及偽裝。人們的心結往往出現在隱性的夢境,因此如能為人們解夢,就可以找到人們潛意識中的癥結點。

3、移情(transference):

又可分為正移情及負移情,前者強化正面情緒,後者釋放負面情緒,藉著移情來重現過往的情感,就可解決這些心理的矛盾及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