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哲學Ⅰ-效能與效率的催化力

壞人、窮人、懶人,哪一種人最具有績效創造力?

有人認為是壞人,因為壞人不擇手段,為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有人認為是窮人,因為窮人對成功較具企圖心,然而如果依比爾蓋茲(Bill Gates)所言,或許懶人才是當中真正的黑馬。



懶人擅於簡化任務

比爾蓋茲(Bill Gates)說:「我讓懶人做困難的工作,因為懶人能夠找到最簡單的方法完成任務。」
I choose a lazy person to do a hard job, because a lazy person will find an easy way to do it.

過去工廠的搬運需仰賴人力,於是有個「小懶人」就在木板上裝上了輪子,發明了手推車,大大減少了搬運的力氣,但是手推車還是有些費力,於是又有一個「大懶人」在推車上裝上了引擎,發明了拖運車,但拖運車的操作有些費時,於是又有一個「超級懶人」發明了電動輸送帶,從此工廠的營運從傳統人力轉化為全自動機械力,效率及效能因此大大的提升,而這個進步的催化力,就是懶人們的惰性。

從人類的科技及文明史來看,所有創新的發明都是為了讓人們更加的偷懶,正因為人們有惰性,才會引發思考去找出最有效的方法降低人們負擔。正因為懶,所以才有動力去思考,找到能夠創造最大效能與效率的方法。

效能與效率

所謂的效率,是指能在愈少的投入下創造愈大產出,即為有效率,反之即為無效率。而效能主要看的是最終產出的結果,是否達到或滿足組織的目標而定。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效能是做對的事(Do the right thing)  效率是把事做對(Do the thing right)」

領導人重視效能,追求目標及結果的達成。

勤奮人重視投入,埋頭苦幹付出時間精力。

懶惰人重視效率,尋找方法減少自己麻煩。

勤奮的人習慣用加法作事,在效率固定的情況下,用增加投入來創造產出。懶惰的人喜歡用乘法思考,總是思索著如何減少投入,藉效率的提升來創造產出。不少的管理評論指出,具有懶人特質的人在簡化任務及流程上最具創新力,為了減輕工作負擔,他們願意先投入時間及腦力找到好方法後,再好好享受新方法所帶來的好處。

懶人哲學-動手不如動腦

然而這裡所說的懶人哲學,並非真的懶到無所作為,而是建立在有責任感的基礎上,能夠思考而後動,以最省力的方式來完成目標,正所謂動口不如動手,動手又不如動腦,如果一個懶人不願動手又不願動腦的話,那當然不具績效創造力。

不少具有懶人創新力的人,學業成績是不出色的,因為對他們而言,如果60分就能及格,我為何要花90分的力氣來念書,要知道這30分可是要讓懶人們付出多大的代價啊。事實上,不少卓越的成功者在校成績不理想,正因為他們具有這種懶人特質。

千萬別小看懶人,因為推動著地球旋轉的,或許往往正是這些懶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