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生意那麼好的餐飲店,營業額一定不錯,如果我是老闆,寧願多請一點人輪流顧店,也不會選擇放長假,更何況一放就是十天?於是就與身邊的朋友腦補起來,討論老闆可能究竟為什麼要放長假。
「可能是事業作太大,股東拆帳有問題。」
「可能是生意作太累,老闆累倒掛急診。」
「可能是客人來太多,房東眼紅要漲租」
好不容易過了十天後,店家重新開門放飯,於是找了個機會就開口問了老闆。「老闆,你們忠實的老顧客那麼多,這麼會一休就休了十天啊?」
「哦!因為我們全店的伙伴一起到歐洲玩了。」
原來,老闆感念平常生意太好,大家太辛苦,因此就招待全體員工一起到歐洲玩,放棄了那十天的營業額,而且,這是他們每半年一年就有一次的常態性活動,或許也正因為如此,這家便當店員工在服務的情緒上,總能常保熱誠及開朗。
老闆自己敢吃的東西才賣
此外,由於這家便當店的生意太好,有時候一直到下午兩點多都仍有排隊的人潮,因此老闆及員工,都得偷空輪流吃飯。
而老闆與員工的伙食,吃的都是與客人一樣的東西,只差在容器的使用上沒有那麼講究,簡單拿一個碗公,添自己想吃的飯量,選個主菜配菜後,直接在店內找個空位,在客人都看的到的地方就大快朵頤起來,並沒有專用的吃飯休息室。
這個看似不太講究的動作,卻成了不少客人願意來用餐的原因之一,因為他讓所有的客人都看見,客人吃下肚的每樣東西,也都一樣進了老闆的肚子裡,這也正代表著,這些食材及油鹽不可能太差。要知道,黑心油的老闆可不敢吃自家油,而不少作餐飲賣飲料的店家,老闆根本不吃自家產品。
人們喜歡依自己的感覺來消費及作事
對於餐飲業而言,最重要莫過於服務與食物,服務仰賴員工的心情,而再多的管理心法及激勵口號,其實都比不上得到的實際福利。食物則至少要好到老闆敢吃又愛吃,而老闆及員工在店內大嗑店內美食,就成了食物的最佳代言人。
卡內基曾說:「沒人喜歡被賣東西、或被要求做某事的感覺,我們喜歡感覺自己是根據自己的想法買想要的東西。」
在網路經濟的時代,資訊的流通愈來透明,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員工也愈來愈聰明,愈來愈懂得從細節中,看出一家店及一個老闆的價值,很多時候,與其用言語及口號來行銷包裝企業價值,不如用更直接的行動及付出,提供人們一個可以自己觀察及思考的機會,反而更具有說服力。